top of page

【環南市場的黃金年代】

  • 作家相片: 娑婆之眼 艋舺
    娑婆之眼 艋舺
  • 2020年1月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環南的全盛時期 在民國70、80年代,當時軍營都會來這裡採購,市場前總是停滿軍車,也會停在堤防旁邊的小山丘上,每天甚至多達160輛軍用2噸半大卡車來此採買。 阿兵哥每個月的副食品(例如:國防部軍用副食品),國家給營區裡的阿兵哥一天的副食品費用金額是固定的,舉例說:每天軍營開伙多是300~400個人,明天要吃什麼、要採買什麼東西都是前一晚由廚房根據明天在營的阿兵哥人數來決定, 以5人為一桌,開50~60桌,有經驗的採買與伙房師傅會依這些數量去開菜單,採購就會按照這些菜單去環南市場採購。比如一桌豬肉要四兩,共50桌,總共就是要買12斤半。

採購寫好單據後,會一家一家給攤商,說豬肉要幾斤、蔬菜要幾斤等等,攤商再依照下的單將食材送上軍車(依照軍車號碼)。採購回軍營後,阿兵哥會分切肉班、蔬菜班再進行盤點處理,有時候會發生怎麼多一包菜、或肉怎麼數量不對的情形,原因也就是攤商送錯軍車。

營區會依照每日所剩餘的菜渣,比如說今天這道菜剩比較多,明天就會少買一點。

每家攤商都有基本客戶,配合久了也都會有默契,例如:營區喜歡吃什麼菜、凌晨還不到這個市場還不到五點的時候菜肉等食材就已將上軍車了,這種默契也使得阿兵哥能夠提早回營備菜。

這樣的榮景一直到1991年,擔任參謀總長的郝伯村下令成立國軍「副食中心」,伙食改為統一招標,再加上後來量販店與物流業興起、傳統市場環境相對較差,環南的生意也受到影響。

現在政府機關餐廳採購也都是統一招標,承包廠商也會將業務上的採購需求統合起來採購,量更大,而環南市場攤商無法平衡,那麼勢必會再找其他來源。

 
 
 

Commen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艋舺娑婆之眼SahaMonga      

文史專案 / 常民生活紋理 / 社會創新 / 科技前沿設計

Email   sahamonga.tw@gmail.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