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西園物語】007 / 福民平宅

  • 作家相片: 娑婆之眼 艋舺
    娑婆之眼 艋舺
  • 2023年10月2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西園物語007/

福民平宅


(圖:地理位置圖)


在艋舺大道的最尾端(靠近河堤邊的這端),有一個“福民住宅”社區。

印象很深刻,以前班上有些同學住在這些平宅裡,有一位有原住民血統的美麗女孩,都會在電視上看到她的戲劇演出,但後來聽人家說她國中不升學了,家人希望她能夠開始為家賺錢。有一些男孩後來唸雙園國中(學區所屬地),但也多都在國一或國二就輟學,聽說是要幫忙家裡生計或要開始出去工作賺錢,有時候在巷口會遇到認識的國小男同學,也有提到他們去學習跳八家將、陣頭,也很喜歡,可能是因為有家或有同伴的感覺。也有很多人是被吸收進入黑社會的。小時候的雙園國中,有時候會看到持刀砍人的事件與打架進行式的現場,而且年紀都僅是國中生。偶爾會在社區陰暗的小巷裡看到吸食強力膠的人(當時還問大人為什麼他的鼻子要吸塑膠袋)。

福民平宅每個家的空間是小小的,小學時有一次3~4個同學一起約去平宅的同學家玩,結果後來一進去,才知道空間真的好小,跟香港的街屋很像,後來我們無法待在裡面玩,回到家我還跟母親說同學的家好小耶! 這件事也讓我一直記得。

福民社區以前是灰暗的(包括樓房牆面),但很棒的是在多年以前,這裡的建築物牆面已漆成五彩繽紛的顏色色塊,狹小的樓梯間與小巷也都淨空乾淨,並劃有整齊的機車格線,雖然偶爾有些住戶將樓梯口封起來,當成堆放東西的倉庫使用,或是堆積物品已堆到窗口、門口或路上,但整體環境感覺比小時候還是變明亮多了。

而在這彩虹般的樓房裡面,有福利團體與熱情的大學生們在這裡作志工,為住在這裡的小朋友們做課後輔導與教學,若是沒有上樓看,我真的不曉得在平宅小小空間裡默默持續在進行的行動,這些孩子們因為父母親的無空、家境貧寒或其他的問題,而讓課業退步或是擁有不開心的童年(以前我有一些同學走上不歸路,後來在報紙上看到名字),能在大哥哥、大姐姐們陪伴與教導下,擁有比較正面的生活態度,假日帶孩子們出去玩一玩,讓孩子們除了課業以外,也能有更多的陽光生活,擁有溫馨與快樂的童年。

適逢環南市場的新建設與福民平宅拆遷的即將啟動,希望能有更多的社福團體團隊、或是正面力量的匯集、也或是有曾經在這裡長大的大人,能夠給予這裡關注、寶貴的建議,翻轉過去的福民平宅。

最後我在心裡刻下這段話 :

童年形塑了我們的個性與我們長大成人的方向。

而始終刻在心裡的記憶,會成為未來願景裡回流的所載。

------------------------------------

(1)萬華福民平宅改建資訊 :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827731

(2)台北市社會局平價住宅紀錄片


(圖:位置圖)


(圖:現況照片)


小小的家


基本資料說明,


改建進度說明。

萬華區「福民平宅」興建於67年,原有住戶共計340戶,今(6)日福民平價住宅舉行拆除作業,未來將改建為2棟地上16、17樓福民社會住宅,2期工程預計2026年前全數完工,提供1~3房型共338戶供民眾租用。

都市發展局表示,台北市萬華區福民社會住宅前身為興建於67年的「福民平宅」,原有住戶共計340戶,專供低收入戶申請入住,按照身分級距,每月收取2000元以下維護管理費,是當年市府為了扶助經濟弱勢族群而設置的重要里程碑。

但現今面臨標籤化、建物老舊及居住安全之疑慮,北市府透過改建「平宅」興辦社會住宅,拆除工程於今日動工後預計於5月完成拆除,2期工程預計2026年前全數完工,提供1~3房型共338戶供民眾租用,未來空間規劃部分,將依社會住宅需求分為一房型(10至12坪)、二房型(16至18坪)及三房型(22至24坪),並提供「開放式廣場」、「多功能會議室」及「都市農園」等公共服務空間,期待以改建「平宅」打造一個結合生態環境、鄰里意識、在地特色、社會福利的台北全新世代宅。本案也納入「綠建築」、「智慧建築」、「耐震」、「無障礙住宅」標章,希望達到永續、節能與環保的目標,營造都市生態環境,提升社會住宅質感、親民及永續建築的形象。


幼時的回憶,標籤化


對同學的愧疚

 
 
 

Comments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艋舺娑婆之眼SahaMonga      

文史專案 / 常民生活紋理 / 社會創新 / 科技前沿設計

Email   sahamonga.tw@gmail.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