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要看到河景的神明-環河南路上之東隆宮】
- 娑婆之眼 艋舺
- 2020年2月2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七十餘年的台北東隆宮
在民國38年因緣際會,台北東隆宮創建人丁榮美先生因健康因素前往今臺南市北門區三寮灣東隆宮求得李府千歲,吳府千歲及溫府千歲令旗一支,供奉在自宅(臺北市西園路二段50巷2號),因李府千歲,吳府千歲及溫府千歲神威顯赫,信眾有求均能如願,鄰里口耳相傳,因此香火鼎盛,信眾日多。 接著民國42年在王爺指示下,先後雕塑李府千歲,吳府千歲及溫府千歲金身,神威更加顯赫,威名遠播,前來朝拜者絡繹不絕,因民宅狹隘,每逢年節慶典均無法容納眾多信眾,遂有建廟之議。
於是民國48年,吳府千歲降乩擇地購買現廟址( 環河南路三段163號 ),並於民國49年動工興建,同時在王爺聖諭指示下,雕塑五尺一寸溫府千歲及印將,劍將,王馬將軍各一尊,前往東港東隆宮祖廟開光分靈,恭請回宮鎮殿,於民國51年竣工落成,舉辦入火安座大典,於民國73年奉旨啟建五朝祈安慶成清醮,於民國77年啟建五朝祈安謝土清醮,兩次清醮均有舉辦送王船及過刀梯之儀,首創大臺北地區先例。
堅持要看到河景的神明
臺北東隆宮面向淡水河(更細緻地說明應是 #新店溪 河流),後因政府防洪計畫將對面河堤加高,妨礙舊廟原有視線,於是在王爺指示下,於民國85年拆除舊廟重建,將廟宇主體整座抬高,在民國97年主殿竣工完成。
孝德跨河景觀平台( 加蚋仔親水跨河平台 )
從去年起由 #孝德里 居民向市政府提案希望能夠在此處興建一親水跨河景觀平台,讓因河堤而阻斷的親水性再現,可以像#環河北路二段 之 #迪化跨堤景觀平台 或 #新月橋 一樣,有腳踏車及行人共用電梯,並設計美麗意象,除了可以改善居民們到河濱公園運動之問題,讓環河快速道路上有一中間地點能過去河邊,也能成為南萬華新樂活地標。
目前政府評估後專家建議規劃如下圖 :
( 孝德里跨河平台 )

台北市政府參與式提案細節進度 : https://proposal.pb.taipei/publicV2/projects.aspx
未來需要民間提出更多亮點
而在東隆宮後方有 #榮民印刷廠( 已拆除 ),目前針對這塊拆除後的空地尚無明確的規劃,也有待開發,因此也許在未來與 #加蚋仔、#窟仔頭、#東隆宮、#景觀跨河平台、#楊聖廟、#復興美食、#環南市場、#第一果菜市場、#台北漁市 等能有所串連集合。
榮民印刷廠拆除後目前空地 :


Comments